2025-04-21 阅读数:18
春泥翻浪处,耕读正当时。4月19日上午9时,“耕读·初探”迎来了第二次集体劳作实践活动,来自不同学院的20余名师生,在农业技术人员的全程指导下,系统学习了辣椒、番茄、小葱、玉米的苗期管护技术。
“间距可以在25-30公分左右”“开花了是因为浇水不够,要得浇透水”“多松松土,让根系更好地生长”...... 通过"理论讲解+实物解剖+即时示范"教学模式,农业技术人员在各组的垄间为同学们剖析了苗期水肥管理、病虫害识别等技术,让同学们对作物生长规律有了全新认知。
随后,各团队依次认领了印着团队名称、负责人、组员的名牌,和朋辈导师一同将名牌插进团队认领的管理地块。“当亲手把名牌插进土地时,突然感觉这些幼苗更像我们的‘孩子’,未来每次浇水除草都有了牵挂。”耕读青春组组长顾丽红笑着说道,“能认识优秀的学长,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,种地好像也没那么累了。”最后,各团队按“浅锄碎土、除早除小”标准清理了杂草根系、手持软管沿苗基缓慢注水,确保土壤渗透均匀。
晨光中的劳动教育基地,年轻的身影与翠绿的秧苗相映成趣,这场发生在红土地上的育人实践,正悄然播撒着“知农爱农”的种子。